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大发邀请码在哪里要 > 新闻动态 > 多地国补暂停,经济日报:促消费政策目的并不是掏空钱包透支需求
多地国补暂停,经济日报:促消费政策目的并不是掏空钱包透支需求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13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83


618购物狂欢节如火如荼,消费者们却在重庆、江苏、广东等地遭遇当头一棒——家电“国补”突然暂停!

云闪付、京东、淘宝等平台齐刷刷挂出“活动升级中,无法领取国补”的提示。 重庆官方证实,12亿元补贴资金已耗尽,6月初停止申领;江苏紧急转向限额管理;广州、佛山、湛江的智能家电补贴一夜消失。

这场暂停风暴席卷社交媒体,消费者焦虑蔓延:“刚看中的冰箱,补贴怎么就没了? ”

资金消耗速度远超预期,揭开了补贴暂停的残酷真相。华西证券数据显示,1月至5月全国家电国补已烧掉超1500亿元,占全年3000亿资金池的一半以上。

进入6月,“618”大促叠加端午消费潮,单月消耗预计飙升至500亿元,累计占比直逼70%。 重庆家装厨卫27类产品、绿色智能家电的补贴早在6月初宣告枯竭,江苏商务厅紧急限流,称整改后重启但需“抢券”。

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吴咸建坦言,这是资金接续的断档期,第二批拨款已在路上,第三批规划启动中,但商家借机炒作加剧市场恐慌。

券商报告揭示了暂停背后的精妙算计。 大摩分析师指出,1-5月国补已花600亿元,全年进度过半,暂停恰逢“618”行业折扣季——若补贴叠加,恐冲击价格体系,打乱品牌价盘。

华西证券补充道,空调旺季需求爆发,政府主动平滑节奏防透支消费。 中信建投则点破财政压力:部分地方弹尽粮绝,只能叫停。

消费者王女士在重庆卖场抱怨:“促销员说补贴随时可能恢复,可谁愿意赌? ”而江苏限额新规下,李先生在京东抢券失败,“10点开抢,1分钟全没,比演唱会票还难”。

经济日报的鲜明立场为这场争议定调:促消费绝非“掏空钱包”或“透支需求”。 其刊文强调,政策核心是帮消费者匹配更适配的产品与服务,提升供需契合度。

商务部数据佐证了实效——前5个月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1.1万亿元,超1.75亿份补贴直达用户,家电、数码产品购买量均破5000万台。 但现实骨感:收入预期低迷让许多人捂紧钱包。

打工族小陈直言:“补贴停了更不敢买,毕竟工资没涨。 ”经济日报呼吁,政策需聚焦增收减负,尤其提升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力,而非短期刺激。

政策落地中的“温差”问题浮出水面。 江苏限额管理被指执行混乱,平台升级后规则模糊;重庆数码产品每日“限量发券”,消费者凌晨蹲守仍空手而归。

更尖锐的矛盾在于区域失衡——湖北、沈阳等国补暂停区未被纳入新一轮拨付名单,广东仅江门、中山幸存。 吴咸建揭露,部分地区因垫资压力排斥参与,有手机店因单台垫付300元放弃补贴。

而适老化改造、托育服务等定向补贴未被充分利用,重庆云闪付页面提示转投民政部门政策,但多数消费者浑然不知。

消费者行为在补贴暂停后显露出分裂图景。 一线城市中产转向高端新品,北京苏宁门店销售透露:“没补贴后,万元智能冰箱反更畅销。 ”

下沉市场则现疲态,湛江家电卖场客流减半,老板苦笑:“大家只问何时重启补贴。 ”社交媒体上,国补暂停该不该骂话题炸锅。

网友“追风少年”怒批:“说好促消费,钱到哪去了? ”支持者“理性消费派”反驳:“透支需求才危险,不如等等好产品。 ”

争议背后,是消费信心的微妙摇摆——商务部数据显示家装厨卫“焕新”订单超5762万单,但补贴缺口让后续增长蒙尘。



Powered by 大发邀请码在哪里要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